
第一章:初遇
在城市繁华喧嚣的街角,有一家小小的咖啡店。店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,轻柔的音乐在空气中流淌。林夏,一个充满朝气的女孩,此刻正坐在靠窗的位置,专注地盯着她的相机屏幕,眉头时而紧皱,时而舒展,嘴里还时不时嘟囔着:“光线还是不太对,这张的感觉差点意思。”她是个摄影爱好者,对摄影有着极高的要求,总想着拍出能打动人心的照片。
林夏站起身,走到窗边,想要寻找更好的拍摄角度。就在她转身的瞬间,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。她下意识地抬起头,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苍白却帅气的脸,少年的眼眸幽深得像夜空里的寒星,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。林夏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连忙道歉:“对不起,我没注意。”少年只是微微摇了摇头,没有说话,侧身让开了路。
林夏回到座位上,却发现自己刚才放着相机的包旁边多了一张纸条。她好奇地拿起来,上面写着:“你撞掉了我的书。”字迹清瘦有力,就像他本人一样。林夏这才发现,不远处的桌上放着一本摊开的画册,封面是梵高的《星空》。她走过去,拿起画册,发现书页间夹着一张医院复查报告单,上面隐约能看到一些复杂的医学术语,但“化疗”这两个字却格外醒目。林夏心里一紧,还没等她细想,少年已经走出了咖啡店。
过了几天,林夏在学校的摄影社里又见到了这个少年。社长正在介绍新成员,当说到“季然”这个名字时,林夏一下子就认出了他。季然站在人群中间,身形挺拔,一头乌黑的头发随意地搭在额头上,眼神却始终冷漠地扫过人群,最后停留在窗外的阳光上,那目光复杂得让人捉摸不透。
林夏主动走到季然身边,笑着打了个招呼:“真巧啊,在这里又见到你了。”季然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,没有回应。林夏也不在意,自顾自地说下去:“我看你挺有艺术感的,对摄影应该也有研究吧,以后可以多交流交流。”季然却冷冷地吐出几个字:“我对拍照没兴趣。”林夏碰了个软钉子,却也没有气馁,她总觉得这个少年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,吸引着她去靠近。
第二章:镜头下的约定
学校的摄影社组织了一次采风活动,地点选在了一片金黄的向日葵田。微风拂过,向日葵随风摇曳,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。林夏兴奋地拿着相机,在花田里穿梭,不停地按下快门,想要捕捉到最完美的画面。
就在她专注拍摄的时候,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身影。她转过头,发现是季然。此时的季然站在向日葵田中间,阳光洒在他的身上,他却微微皱眉,用手遮住了眼睛。林夏心中一动,不由自主地举起相机,记录下了这一幕。季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突然转身,大步走远了。林夏看着他离去的背影,有些失落,但还是把这张照片小心翼翼地保存了起来。
到了深夜,林夏坐在电脑前,仔细地翻看白天拍的照片。当她看到季然那张侧影照时,突然发现照片的边缘有一个模糊的阴影。她好奇地把照片放大,再放大,当看清那个阴影时,她的心猛地一紧。那是一瓶药,一瓶标注着“抗排异”的药瓶。林夏的手开始颤抖,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。她看着照片里季然那孤独的身影,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这个少年。
第二天,林夏早早地来到了摄影社的活动室。她知道季然会来这里,她在门口拦住了他。林夏直直地看着季然的眼睛,鼓起勇气问道:“你是不是生病了?”季然的眼神闪过一丝慌乱,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,他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承认道:“我是心脏病患者,只剩下半年时间了。”
林夏听了,心里一阵刺痛。她看着季然,坚定地说:“那我帮你拍组照片吧,就当是记录你现在的样子。”季然冷笑了一声:“遗照?没必要。”说完就要走。林夏急了,脱口而出:“就当是我赔你画册的债。”季然的脚步停住了,他看着林夏,许久之后,点了点头。
第三章:定格时光
从那一天开始,林夏和季然之间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。林夏总是有意无意地关注着季然的一举一动,而季然对她的态度也不再是之前的冷漠,偶尔也会和她聊上几句。
有一天,外面突然下起了暴雨。林夏想起季然没有带伞,便拿起一把伞匆匆赶出去。当她跑到操场时,却看到季然独自站在那里,任由雨滴打在身上。林夏赶紧跑过去,把伞递给他:“你别淋雨了,会生病的。”季然看着林夏,突然说:“你不必可怜我。”林夏愣住了,她着急地解释:“我没有可怜你,我只是不想你生病。”两人在雨中争执起来,季然的情绪越来越激动,最后他一把扔掉伞,冲进了雨中。
林夏站在原地,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,她望着季然离去的背影,心里又气又急。但她知道,季然的心里一定藏着很多痛苦和不甘。
后来,季然主动找到了林夏,他带着林夏爬上了学校的天台。此时正值夜晚,城市的灯火在远方闪烁,像星星一样。季然指着远处的灯火,对林夏说:“我想看极光。”林夏看着他,点了点头。她回到家后,连夜翻资料、做攻略,她发现北极圈拍摄极光的最佳时间是冬季,而季然根本撑不到那个时候。但林夏没有放弃,她偷偷地订好了机票和民宿,想要给季然一个惊喜。
然而,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们。有一天,季然在医院复诊时,林夏偷偷地跟了过去。她看到季然的主治医生将一份病历重重地摔在桌上,愤怒地说:“移植失败三次了,你还想拖到什么时候?”林夏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,她躲在角落里,听着医生和季然的对话。这时,她听到季然沙哑的声音响起:“别告诉她。”林夏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,她没想到季然一直在瞒着她自己的病情。
第四章:遗愿清单
林夏决定不再逃避,她要和季然一起面对这一切。她在医院的走廊里找到了季然,紧紧地握住他的手,说:“我们一起完成遗愿清单吧。”季然看着林夏坚定的眼神,点了点头。
他们来到游乐场,坐上了摩天轮。当摩天轮升至最高点时,整个城市的景色尽收眼底。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季然看着林夏,突然说:“其实我怕高。”林夏笑着说:“有我在呢。”两人在阳光里十指相扣,这一刻,时间仿佛静止了。
接着,他们去了孤儿院。季然抱着吉他,坐在孩子们中间,弹唱着《晴天》。他的笑容那么温暖,那么真诚,仿佛所有的病痛都不存在了。林夏在一旁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切,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爱和希望。
最后,他们来到了海边。季然捡了一枚贝壳,在沙滩上挖了一个坑,将贝壳埋了进去。他看着林夏说:“等我来找你。”涨潮的浪花涌来,抹平了脚印。林夏站在原地,泪水模糊了双眼。
第五章:暗房与谎言
回到家后,林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开始冲洗和季然一起拍的照片。当显影液一点点浮现出影像时,林夏的心却越来越沉。因为在这些照片里,季然总是回避镜头,甚至故意虚化自己。林夏看着这些照片,突然明白了季然的用意——他想让她记住的只有风景。
与此同时,季然却骗林夏说自己去外地采风了。实际上,他住进了ICU。林夏偶然间偷看到了季然母亲的电话,听到了真相。她心急如焚,冲进病房里。却看到季然正用最后一丝力气删掉手机里两人的合照。林夏哭着说:“你答应过要给我拍极光的。”季然虚弱地说:“相机里全是你,挺好的。”
医生告诉林夏,季然的时间不多了。林夏跪在医生面前,苦苦哀求:“抽我的骨髓能救他吗?”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:“来不及了。”林夏崩溃了,她觉得自己好无能,无法留住季然的生命。
第六章:曝光过度
林夏失魂落魄地回到了暗房。她看着那些未冲洗的胶卷,心中涌起一股冲动。她将胶卷全部曝光,然后坐在黑暗中,静静地等待着结果。当灯光亮起时,满墙都是过度曝光的白光。在那刺眼的光芒中,林夏仿佛看到了一个少年逆光而立,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。
从那以后,林夏开始四处举办摄影展。她展出了所有季然背影的照片,每张照片下面都写着一句话:“你看,我让你留在了每一缕光里。”很多人来看展览,他们在这些照片前驻足,感受着照片中所蕴含的情感。
多年后,林夏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。有一天,她在战区拍摄时,遭遇了危险。一个士兵将她推进了掩体,这个士兵摘下防毒面具时,林夏惊呆了。他的眉眼和季然极为相似,尤其是右耳那颗小痣。士兵轻笑一声:“小姐,又撞掉我东西了。”林夏愣住了,仿佛时光倒流,她又回到了最初遇见季然的那个街角咖啡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