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开心阅读吧
首页>短故事>太子的替身宠妃
太子的替身宠妃

太子的替身宠妃

更新:2025-03-02
标签: 古代言情
立即播放
立即播放 立即播放
剧情介绍

  第1章 太子的替身宠妃  

  我在街上苦苦行乞时,遇到了容明华。

  他带我回府,给我锦衣玉食。

  我以为是遇到了心软的神明,晚上做梦都是笑着的。

  直到有一天,他把刀架在我弟弟的脖子上,逼我给太子做妾。

  我才反应过来,这哪里是什么神明?

  分明是个活阎王。

  1

  “你嫁不嫁?”

  “我不嫁!”

  容明华失了耐心,“啪”的给了我一巴掌。

  他用力捏起我的下巴,逼我对上他凶狠的目光,“嫁不嫁由不得你。”

  “你别忘了,你的弟弟苏景和还在鹿鸣山养病。”

  “我只需一句话,他的命便没了。”

  “你敢!”

  我怎么也没想到,他会拿景和的命威胁我。

  两个月前,我带着弟弟在朱雀大街上乞讨。

  忽逢急雨,我们蹲在屋檐下躲,冷得发抖时,容明华的马车停在了我们面前。

  他身着黛青色衣衫,手里撑着一把古铜色的油纸伞,缓步朝我们走来。

  伞微微一侧,就遮住了屋檐落下的雨滴。

  “小妹妹,跟我走吧。”

  我鬼使神差的搭上了他伸出的手。

  那双手很温暖到有些炙热,我以为是遇到了心软的神明。

  容明华将我们带回了容府,收我与景和为义妹义弟。

  他不仅送景和去鹿鸣山医治肺病,还专门请来了女夫子,教我琴棋书画。

  我们的衣食住行,都有人伺候着,过得真像是公子小姐一般。

  我慢慢卸下了所有的心防,对他感激涕零,言听计从。

  直到今日,他好言劝我出嫁无果后,与我撕破了脸皮。

  我才反应过来,我遇到的哪里是什么神明,分明是个活阎王。

  在街上行乞时我就听说了。

  一年从东宫里抬出来的妾室,没有十个也有八个。

  “我没有和你开玩笑。”容明华冷冷地看着我。

  我一下失去了所有的底气。

  “好,我嫁。”

  2

  三日后,我穿戴好嫁衣首饰,准备上轿。

  容明华亲自替我盖上红盖头,他俯身在我耳边叮嘱:“景初,你可别做傻事啊,景和还在鹿鸣山等你呢。”

  我在红盖头下气得后槽牙都快咬碎了,“公子放心,景初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  启国是一夫一妻制,侧妃只是地位高一点的妾。

  纳妾没有什么繁琐的礼节,我坐着一顶红轿子就进了东宫。

  刚坐下,屁股还没坐热,就听到丫鬟通报,说太子殿下来了。

  我心想这太子也太心急了。

  幸好我今日来了葵水,不必忧心同房的事。

  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,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。

  没一会儿,脚步声停了,我感到床一沉,太子坐到了我身旁。

  “都下去吧,不必伺候了。”

  说完,他随手掀开了我的盖头,眼含笑意的问我:“饿不饿?”

  嗯?这是什么意思,我满头雾水,呆愣的点头,“饿。”

  下一秒,太子从背后拿出两个大食盒来,放到面前的桌子上。

  再将食盒里香味诱人的菜一道道摆出来,把筷子递到我手上,扬了扬下巴,说:“吃吧。”

  我咽了一下口水,不太敢吃,怀疑菜里会不会是加了什么毒或者药?

  之前被容明华骗得那么惨,我就悟出了一个道理。

  天上不会掉馅饼,只会掉陷阱。

  “太子殿下先吃。”我把筷子递还给他。

  太子像是看穿了我的想法,接过筷子时轻笑了一下,每道菜都尝了一遍。

  “现在可以吃了吗?”

  我尴尬地笑了笑,不装矜持了,拿着碗开始认真干饭。

  带着景和流浪了那么久,我深知在任何时候,都是吃饱穿暖最重要。

  我吃得很快,吃饱后还满意的打了个饱嗝,完全忘了旁边坐着太子。

  回头一看,就看到太子在一旁支着头笑。

  “下次别吃那么快,伤胃。”

  我望着他失神了一瞬,竟觉得他笑得有些温柔。

  这怎么跟传闻中杀妾如麻的太子不一样?

  “太子殿下,时候也不早了——”

  没等我说出那句“妾身今日不便服侍”,他就打断了我的话。

  “时候确实不早了,早些歇息吧。”

  太子三两下解开外衣,脱了靴子,麻利地躺到床上拉好被子盖上,安详地睡下了。

 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,令我瞠目结舌。

  我张了张嘴,也不好叫他走了。

  只能捏着一个被角睡在离他最远的床边,默默的叹了一口气。

  3

  第二日我醒来时,太子早已离开。

  有丫鬟立在床头,等着伺候我。

  “娘娘,奴婢茯苓,往后就是您的贴身婢女了。”

  茯苓说太子上朝去了,临走前吩咐她带我熟悉一下东宫。

  用完早膳,我就和茯苓一起边逛东宫,边闲聊。

  “茯苓,你在东宫多久了?”

  “回娘娘,三年了。”

  我满意的点头,知己知彼,才能百战百胜。

  茯苓肯定知道不少东宫的事,我得多套点话。

  我原以为东宫里的丫鬟都不简单,问话的过程会有些曲折。

  没承想茯苓是个实诚到不能再实诚的丫头。

  我都没问两句,她就全交代了。

  不知她是心大,还是故意为之。

  说到太子不为人知的爱好是下厨做饭时,我都替她捏了一把冷汗。

  “茯苓,东宫中人不是要慎言吗?我听闻稍有行差踏错,就是掉脑袋的事,你怎么……”

  茯苓眼神清澈,不甚在意的扬起嘴角,“娘娘放心,这些事茯苓只告诉你。”

  我被她明媚的笑容感染到,悬着的心也落下了一些。

  “谢谢你,茯苓。”

  茯苓连连摆手,有些腼腆的羞红了脸:“娘娘言重了,都是奴婢该做的。”

  她跟在我身边,又喋喋不休的说了一路。

  我从茯苓口中得知,那些死掉的妾室都是旁人送给太子的,且都死于自尽。

  太子根本就没碰过他们。

  而茯苓口中的太子,是个德才兼备,重情重义的君子。

  太子对已故太子妃情根深种。

  自三年前太子妃去世,他就再没有主动续弦纳妾。

  “殿下心情不好时就会去太子妃的宜春宫里坐着,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。”

  我心思百转千回,有些分不清真假了。

  既然太子没有放下已故太子妃,那为何要主动娶我为侧妃呢?

  所谓士农工商,容家不过是皇商,完全没有到太子需要拉拢的地步。

  茯苓见我沉默不语,以为自己说错话了,捂着嘴懊悔道:“娘娘,奴婢失言了。”

  “殿下昨夜在宜秋宫中留宿,心里定然是有娘娘的。”

  我莞尔一笑:“茯苓,你多说些,我想了解太子殿下。”

  4

  我在东宫住了三日,太子与我相敬如宾。

  在东宫里,除了太子,没人能管我。

  太子时常忙于政事,也没空管我,我每日都能睡到日上三竿。

  日子虽好,我心难安。

  我们每天躺在同一张床上,相顾无言地入睡。

  偶尔聊几句,也显得格外生疏。

  我很担心景和,大半个月没去看他,也不知他的病如何了?容明华会不会为难他?

  嫁给太子前,容明华只叫我费心讨好太子,也没说讨好后要做些什么。

  我越想越烦,躺在床上辗转反侧。

  太子注意到了我的动静,主动开口问我,“睡不着?”

  我转过身,与他面对面的侧躺着,说出了心里的念头。

  “殿下,妾身想明日回一趟容府。”

  “是到回门的日子了,孤险些忘了。”太子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我,语气平和:“孤让刘公公备些礼,陪你一道回去。”

  他答应得很爽快,倒让我有些意外。

  “多谢殿下。”

  他微微勾起唇角,忽然伸手撩起我额前的碎发,挽到耳后,柔声说:“爱妃早些睡吧。”

  我第一次听到他叫我爱妃,脸莫名有点发烫。

  第二日,我特地起了个大早,亲自服侍太子更衣。

  他似乎很高兴,脸上一直挂着笑。

  刘公公套了最大的马车,带我和茯苓出宫。

  容府就在长安城中,说远不远,说近也不近,我赶到时,已是中午。

  我茶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,容明华就支开了茯苓。

  他懒得与我寒暄,开门见山的甩了一封景和的亲笔信给我,说我来得正好。

  我手忙脚乱的拆开。

  信上的内容杂七杂八,无外乎近日的药又变难喝了,门前的花开了,树上多了几只不一样的鸟……

  重点在最后一句:“阿姊,景和想你了,你怎么还不来看我?”

  我鼻头发酸,闭上眼睛不让泪水夺眶而出,至少景和现在安然无恙。

  容明华问我:“想见他吗?”

  我白了他一眼,“有话直说。”

  “我给你五日时间,找到兰州刺史送给太子的信,抄送一份,送给怡和布庄的掌柜,否则……”

  他眼神犀利,向我走近了一步,试图带给我更强烈的压迫感。

  我不甘示弱,狠狠的回瞪他:“你最好保证景和的安全,否则,我们鱼死网破!”

  容明华嗤笑道:“就凭你?听话些吧,只要你按我的要求做,日后逢年过节,我能让你们姐弟见上一面。”

  我没有说话,与他无声的对峙着,气氛十分焦灼。

  这时候,外头的茯苓喊了一句:“娘娘,该用膳了。”

  5

  我心不在焉的吃完了这顿回门饭。

  回宫路上,我和刘公公说,要顺道去看怡和布庄新来的料子。

  他同意了。

  马车驶到门口时,刘公公有些犹豫:“娘娘,老奴着人送到府上吧,人太多了。”

  我摇了摇头:“无妨,我喜欢凑热闹。”

  怡和布庄是长安城最大的布庄。

  店内人多眼杂,确实是个适合传递消息的地方。

  我随便逛了逛,没有看上的,就给太子挑了几匹颜色不错的,准备给他做两身衣裳。

  刚拿起布匹,身后就有声音传来。

  “等等,这匹湖蓝色的布料我家郡主要了。”

  我转过身去,看到一位穿金戴银的女子在和刘公公说话:“刘公公,她就是太子新娶的侧妃?”

  “回郡主,是。”

  这位郡主轻蔑的笑了笑,却在回头看到我的瞬间险些跌倒。

  旁边的婢女眼疾手快扶住了她。

  我长得有这么可怕吗?

  郡主显然是吓到了,脸色惨白,用食指颤颤巍巍的指着我说:“天,天呐,这,也太像了吧。”

  “难怪,难怪。”她喃喃自语。

  “郡主,郡主,你怎么了?”她的婢女着急的喊道,“快,扶郡主回去。”

  郡主任由旁人扶着她走,目光仍停留在我脸上,满眼的错愕。

 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,被她看得全身发毛。

  “娘娘,时候不早了,我们也回去吧。”刘公公与我说话,我才回过神来。

  在马车上,我问茯苓郡主与太子的关系如何。

  她说以前关系还不错。

  但自从一年前郡主闯进已故太子妃的宜春宫,太子就明令禁止郡主来东宫了。

  我心下了然,已故太子妃是太子的逆鳞。

  听郡主的意思,我应该是长得像已故太子妃,所以她才会那么震惊。

  我突然明白了,容明华会带我回府,不过是看上了我的那张脸。

  茯苓语重心长的和我说:“娘娘,您记住了,东宫里有个两个地方不能去,一是太子的书房崇文殿,二是已故太子妃的宜春宫。”

  “好,我听明白了。”我笑着应她。

  宜春宫我是没有兴趣,我更想去崇文殿看看。

  6

  当天夜晚,我就趁着太子熟睡,偷摸溜了出去。

  东宫侍卫一个时辰换一次。

  崇文殿离得不远,我借夜色掩护,贴墙游走。

  到崇文殿时翻窗户进去了。

  我蹑手蹑脚的拿出火折子,仔细翻看案上的奏折,什么也没发现。

  翻完书案,我又去翻书架。

  为了避免门外的侍卫发现我,我翻得很慢。

  找得快犯困时,我突然听到了轻微的“咔嗒”声,书案后方平整的墙面上,豁然打开了一道暗格。

  原来我手里的书就是开关。

  我按捺住心头激动的情绪,小心取出暗格里的箱子查看。

  果然在一堆书信里找到了落款是兰州刺史的信。

  信件的大意是说六皇子私铸兵器,证据确凿,不日证人就能抵达长安。

  我有过目不忘的本领,默默背下内容后,就把东西都放回了原处。

  我沿着原路返回,重新躺回了太子身边,一切都很顺利。

  可就在我长舒了一口气,想要闭眼入睡时,太子长手一捞,拦腰把我带入了他的怀里。

  那力道,不像是一个入睡之人能有的力气。

  他抱得很紧,头搭在我肩上,呼吸的热气透过发丝落在我的脖子上,冲散了些许方才从外面带回来的寒气。

  “怎么这么冷?你去哪里了?”太子的声音带有浓重的鼻音,像是没睡醒。

  我心跳顿时漏了一拍,变得紧张起来,“去如厕了。”

  他没有回答我,房间里静得只能听到他绵长平稳的呼吸声。

  我一夜无眠。

  第二日,太子送来了二十几匹新布料,三十几盒珠宝首饰,说都是给我的。

  我没有把信件交出去。

  第三日,太子亲自下厨,忙活了一整日,做了十二道我爱吃的菜,问我好不好吃?

  我没有把信件交出去。

  第四日,太子把东宫的内务管理大权交给了我,说往后就辛苦我了。

  我决定赌一把。

  晚上,我早早的沐浴完,坐在床上等太子。

  我想通了,他是真心也好,把我当作替身也罢,都不重要。

  重要的是景和能好好活着,我能不受容明华的威胁。

  太子看见我半褪的里衣时怔了一下,烛火倒映在他眼中,像是欲望逐渐升腾的火苗。

  我干脆抬手褪尽了衣裳。

  太子瞳孔皱缩,忽的收回了目光,低头看脚尖,耳朵都红透了。

  “景初,孤今夜去书房睡。”

  “等等。”我有点搞不清楚状况,他明明有那个意思,“妾身衣服穿好了,殿下过来睡吧。”

  太子迟疑了片刻,随后抬头瞄了我一眼,走了过来。

  他站在床边,用手背轻轻碰了一下我的脸,眼里满是怜惜。

  “景初,你不用特意讨好孤,想要什么与孤直说就是,孤都会答应你。”


展开全文>>
为你推荐 更多推荐